前幾天休假在家

再度嘴饞兼手癢

就立刻殺到附近的家樂福去把食材買齊準備下廚

都是大家平常很常見的東西

洋蔥、蘋果、馬鈴薯、紅蘿蔔、豬腰內肉、雞胸肉、杏鮑菇、咖哩塊、蜂蜜

這些材料大約300元左右,至少夠十個人吃

首先當然是把所有食材清洗乾淨,然後需要先切塊、切丁的都先準備好

通常切的時候要注意的是

1.洋蔥要切細一點,紅蘿蔔和蘋果的丁不要切太大比較好入口

2.馬鈴薯切的丁可以稍大一點,一來可以吸附比較多的咖哩醬汁,再來馬鈴薯久煮會變小,所以切丁要大快一點

3.杏鮑菇和馬鈴薯一樣久煮也會變小,所以也要切大快一點才不會到後來都看不見

4.雞肉和豬肉則是以一口大小剛好來切

該切都切完了就可以點火開始料理啦~

第一個下鍋的是洋蔥

用橄欖油起油鍋熱鍋之後先倒洋蔥拌炒

炒洋蔥的時間大約需要五到七分鐘

依份量而定,炒久一點也沒關係

這樣會讓洋蔥的辛辣味不見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甜味

炒到有點焦黃的時候就表示辛辣味已經不見了

這個時候的洋蔥就會釋放出一種甘甜味

也會讓咖哩更順口

接下將馬鈴薯、蘋果、紅蘿蔔丁一起放進來炒

因為洋蔥經過拌炒之後會吸附很多油

這個時候把這些切丁的材料放進來

也可以讓這些食材都吸附洋蔥的香味


適度拌炒之後就要加入水來熬煮

其實如果可以另外熬大骨湯來做湯底的話會更棒

不過我太偷懶了

加點高湯罐也是不錯的選擇啦



水滾之後轉小火略煮十分鐘

讓這些食材煮透比較好入味

這個時候再加入杏鮑菇

杏鮑菇因為容易熟又不耐煮

所以要比較後面放

不然會越煮越縮水

水滾之後再把肉類給放進來


因為肉類也是一樣不耐久煮

所以肉放進去之後只要水一滾

就可以放咖哩塊了

通常我都會同時使用兩種不同口味的咖哩塊來綜合不同的味道

只是在放咖哩塊的時候需要仔細的攪拌

才不會有咖哩塊沒有攪散還結塊在裡面

咖哩塊則會加到讓整鍋咖哩呈現一種芶芡過的狀態是最適合的

而且只要咖哩塊不需要再其他調味料

頂多是喜灣吃辣可以加一點胡椒和辣粉

喜歡甜一點的加點蜂蜜讓口感更柔和

想要讓口感更濃郁的話可以加一點即溶咖啡(不是三合一那種喔)

經過仔細的攪拌之後就算大功告成啦~

其實要讓咖哩味道更入味的話

最好時煮好之後放一個晚上味道會更棒

不過經過這樣一番功夫煮下來

當然等不到明天再吃

先來一盤好好嚐嚐

嗯~肯定是好吃的囉

雖然用的是咖哩塊

我也還沒有專業到可以自己去把咖哩的香料調出來

所以這樣已經很滿足了

而且吃過的都說讚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2471t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